坚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塑造乐都发展新动能
浏览:2053次 时间:2024-01-26 来源:乐都区政府

近年来,乐都区积极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生态禀赋、人文古迹、非遗传承、文化场馆等资源,着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模式,为全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让历史“活”起来,打造独有文化IP。留住历史文脉,在保护中积极传承和发展河湟文化。乐都区南山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等4项非遗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乐都高庙灯制作技艺等5项非遗项目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增市级非遗传承人8名。积极组织开展非遗传承人、“花儿”、刺绣、“南山射箭”等培训活动,不断提高非遗传承人业务能力和水平。同时,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瞿昙花儿会、南山射箭比赛等活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精心策划实施“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并依托“万象海东 四季入画”文化旅游摄影、短视频征集大赛、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等活动,使乐都区文物点和文化遗产得到宣传推广。

二、让资源“动”起来,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用好乡村资源,做精做优乡村旅游。依托独特景色、田园风光、特色农业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果蔬采摘为主题的休闲和观光农业集群,扎实推进洪水镇李家壕大樱桃观光旅游采摘及科普示范基地、寿乐镇禾韵休闲度假区、瞿昙镇卧龙谷休闲农业、峰堆乡洋芋花海等项目,着力打造集农事体验、农产品采摘、农业观光等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打响了“乐都大樱桃”“乐都富硒大蒜”“乐都软儿梨果汁饮料”等农业特色品牌,激发出乡村旅游新活力。重点开发乐都风情摄影游、南北山徒步体验游、川水、沟岔乡村购物自驾游、河湟文化感知游、四季水果采摘游等特色产品,丰富了旅游新业态。根据《乐都区乡村旅游建设服务指导标准》,在控制农家乐数量和规模的基础上,推动农家乐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做精、档次做高、风格做特”方向发展,乡村旅游质效更高。

三、让消费“火”起来,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冰雪经济,促进体育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位于乐都区瞿昙镇台沿村的瞿昙国际滑雪场,占地300亩,滑雪项目众多,作为一处集旅游、观光、休闲、运动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营业时间将持续至3月初,除了三条滑雪道,还有雪圈、雪地摩托车、雪地坦克等适合亲子游玩的娱乐项目,满足了各个年龄层的游客需求。同时,朝阳山公园、三河六岸湿地公园湖(河)面冰封,成为最受欢迎的传统室外天然冰场,极大丰富了广大群众的娱乐生活。上亿广场、唐道·618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青海省单体面积最大的一家亲综合超市隆重开业,乐都“首府”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承载力不断增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流量经济,乐都区全民阅读中心以新华书店为内核,融入了文化旅游、休闲阅读及文化消费等多业态经营模式,为推动“书香乐都”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