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区以农业执笔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浏览:4672次 时间:2023-12-29 来源:乐都区政府

今年以来,乐都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载体,以“三有”为支撑,“三输”为举措,“五化”为目标,以“守底线、优结构、提质量”为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循环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思路,实施“青藏门户,乐都果蔬”品牌战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示范区、高原设施农业样板区、全省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先行区,高原绿色蔬菜种苗示范区,全省食用菌示范区,实现保住“米袋子”、做强“菜篮子”、稳住“肉案子”、做大“果盘子”、做精“油瓶子”、鼓起“钱袋子”目标。

结构调整为引领,凝聚合力、强化供给一是完成作物播种面积57.1万亩(含复种),其中粮食作物31.23万亩,较上年增加2.22万亩;油料作物6.37万亩,较上年增加0.04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万亩31.6万吨,较上年增加0.18万亩;青饲草及其他作物8.49万亩。累计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39个,特色优势作物蚕豆、食用菌种植面积达2.3万亩和0.015万亩。三大优势作物乐都长辣椒0.55万亩、地膜马铃薯3.02万亩、紫皮大蒜1.4万亩。二是建成农业部直联直报备案畜禽规模养殖场33家,养殖专业合作社76家,家庭牧场139家,养殖大户6274户。全区饲养量215万头只,畜产品产量2.13万吨,其中肉产量1.36万吨,蛋产量0.17万吨,奶产量0.6万吨。三是2023年粮油总产量10.35万吨5.93亿元,较上年增加0.117万吨3.79亿元;全区蔬菜产量31.6万吨6.1亿元,较上年增加2016.2吨1.02亿元;全区饲养量215万头(只)11.68亿元,较上年增加4.99万头(只)0.58亿元。2023年农业预计增收5.39亿元,全区人均增收2233.7元,农民人均增收4646.55元。

以农业基础为根基,强化监管、提质增效。一是坚持耕地保护优先、耕地数量质量并重原则,持续加大对撂荒地复种工作力度,已完成撂荒地整治1.46万亩,整治率100%。耕地“非粮化”面积2.62万亩。二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15.6万亩,补贴发放农膜49吨、商品有机肥1.28万吨,推广旱作节水农业全膜覆盖栽培秋覆膜技术12万亩,进行生物防治小麦、油菜、马铃薯病虫害20万亩(次)。三是以“保本、供宁、拓外”为目标,不断强化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在寿乐、碾伯新建钢架拱棚120栋并已扣棚种植,碾伯八里桥204栋钢架拱棚项目已全面建成。2400亩青蒜苗上市收益1.4亿元,引进试种的100亩早熟紫皮大蒜完成收获,亩产效益1.5万元。完成洪水、高庙等地二茬蔬菜复种4.5万亩。四是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6.2万亩,并全部完成区级验收、市级验收。整合2019年以来省级财政、乡村振兴补助和区财政补助资金3243.85万元,对全区因年久失修、自然灾害等原因损毁的渠道、泵站和渠系建筑物等进行相应的维修改造工作,共维修渠道119.89km,分水口210座,分水口改造14座,便桥108座,农口1538个。五是全面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建成小麦“三圃田”及良种繁殖基地4000亩,青稞良种繁育基地1000亩,杂交油菜制种100亩,豆类良种繁育基地1000亩。建设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5000亩,收储麦类作物原良种40万公斤。建成脱毒马铃薯原种基地0.04万亩、脱毒种薯繁育基地3万亩,繁育脱毒苗130万株,生产马铃薯微型薯235万枚,生产马铃薯良种6万吨。寿乐镇300亩长辣椒育苗基地已供苗450万株,高原绿色蔬菜育苗基地完成订单种植600万株。

以生态农业为前景,项目助推、提升品质。一是深入推进“两品一标”认证工作,已完成8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定,认证1个绿色食品。开展胚胎移植工作,运用先进的腹腔镜输精和胚胎移植技术,进行肉羊品种的快速扩繁,积极打造乐都区肉羊自主品牌“杜藏羊”。二是积极开展“绿剑护农”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检查农资经营门店275家(次)、餐饮门店177家(次)。完成蔬菜、水果、食用菌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27批次、638个样,兽残定性检测1批次、20个样,农产品合格率达99%以上。三是成功举办全省蔬菜产业现场观摩会和顺利完成第八届农民“丰收节”暨河湟农产品展交会,助力“乐”字号农产品品牌推介。首批20吨乐都彩椒成功出口俄罗斯,创全市先例。四是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服务是金”理念,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总结工作机制,2023年完成省级农业转移支付资金项目14项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5项。  

以科技驱动为举措,技术推广、创新发展。一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每年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面积108.89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面积18.5万亩,绿色防控面积22万亩。防控效果达80%以上,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二是推广家畜改良人工受精技术,发放细管冻精18000支,改良牛9860头,羊改80955只,猪7464头。三是推广乐都长辣椒嫁接苗技术,乐都长辣椒嫁接苗较常规穴盘苗早上市7天以上,产量较增加5%以上,病虫害发生率降低7.1%以上,病虫害防治成本减少200元/亩以上,进一步提升乐都长辣椒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四是推广饲草深加工青贮技术和饲草旱作覆膜种植技术,全区饲草种植面积达到8.49万亩,自储青干草8281吨,青贮饲草97162吨。五是借鉴引进寿光在病虫害预防、温度控制、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方面的农资设备,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谋划建设寿光七代或八代大跨度高标准温室基地。六是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配套和推广应用,建成玉米试验示范基地1处,600亩节水灌溉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基地1处,示范、引领、带动农业经营主体节本增效。七是推广马铃薯全膜覆盖栽培技术11.4万亩,开展旱作节水试验2个。利用现有的4个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点,加大土壤墒情监测力度,提升监测效率和服务能力,项目区亩新增产量400公斤,新增总产4800万公斤,新增总产值4800万元。

以产业增收为目标,持续发力、民富安邦。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发放各类政策补贴4844.7余万元。二是开展“培育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带动一批”提质增效行动,累计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801家;培育农村创新经营主体20个,10家专业合作社荣获“国家合作社示范社”称号。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率36%,辐射带动农户39700人。三是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将土地或草场出租、入股、合作、抵押、转让、托管等形式流转给大户、合作社、企业或托管机构,完成自主托管1万亩。四是扎实开展2023年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统计工作,目前16个家庭牧场和15个专业合作社新增流转777户农牧民土地9818.5亩,收取租金增加土地收益78.036万元。项目带动能力不断增强,2023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安排项目8项2667.84万元,带动农户收入118人759980元,人均收入6440.5元。六是本着“集民智、集民力,强化市场培育,从生产、研发、销售、推广等方面推动全区蔬果产业的不断发展,发展会员51家,带动会员种植果蔬面积达2.8万亩,累计建成设施温棚(拱棚)2700余栋,销售蔬菜5000余吨2600余万元,带动当地农户2700多人。同时,以“学技术、换思路、谋发展”为目标,培训农户种植技术180人次,鼓励农民租赁大棚优化种植、统一收购、订单销售,培育技术种植型职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