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社火-----春天的使者
浏览:24293次 时间:2022-10-10 来源:乐都区政府

春节期间走进乐都,你会欣赏到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社火节目。
像其他地区一样,乐都社火也是从古人崇拜自然的祭祀活动中发展而来。乐都社火历史悠久,它深深植根于乐都群众文化的沃土之中,千百年来经久不衰,一直活跃在乐都的各个村庄,是乐都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最主要、最重要的内容。在一年一度的春节期间,乐都群众以耍社火来欢度春节,预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民安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乐都社火形成了区域性文化的特征和风格。
乐都社火内容丰富,节目繁多,形式多样,有《前场》《灯官》《龙舞》《狮舞》《拉花姐》《八大光棍》《小唱》《旱船》《竹马》《四只虎》《腰鼓》《秧歌》《太平鼓》《花儿与少年》《大头和尚戏翠柳》《张公背老婆》《傻公子送媳妇》《哑巴》《妖婆》《高跷》《亭子》《牦牛舞》《藏舞》《彩车》《武大郎卖炊饼》、民间小戏等。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钱棍》《滚灯》《伞灯》等三个新节目便加入到了乐都社火的行列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坝、下营两个藏族乡的藏族舞蹈队,县城地区老年妇女《秧歌》队、老年妇女《腰鼓》队,进入新世纪后,县老年活动中心组织的老年萨克斯乐队、老年民乐队、老教师合唱队等方阵也相继加入到社火的行列中,极大地丰富了乐都社火的内容。
社火是民间最主要的群众性的大型娱乐活动,从腊月的准备到正月的演出,社火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演出的时间因年代和村庄的不同略有差异。一般从正月初七八开始演出,正月十六日演完后结束。
各社火团的节目多少不等,演出程序大同小异,现以社火节目比校齐全的高庙社火为例来简介其演出顺序及形式。高庙社火由《前场》《龙舞》《狮舞》《旱船》《民乐队》《小唱》《八大光棍》《彩车队》《武大郎卖炊饼》《高跷》《腰鼓》《亭子》等组成,除这些在场内依次表演的“内场”节目外,还有《傻公子送媳妇》《妖婆》《大头和尚》等“外场”节目随时穿行于社火队伍之间和“内场”周围。
《前场》由横幅、锣鼓队、彩旗队、灯官及其随行人员、唱秧歌歌手等组成。横幅上写有“××村社火团”的巨幅大字,为×村社火团的标志;锣鼓队包括直径1米、两人对打的大鼓1面,大锣1面,钹2付,七八人组成;彩旗队有彩旗40面左右;灯官是社火团的统帅。《前场》主要是鸣锣开道,制造声势,烘托场景,渲染气氛。
在预定地点演出时,先由秧歌手唱秧歌(《小唱》节目组成员伴唱),旧时到政府机关演出时,秧歌手即唱:“大老爷听大老爷听,大老爷你是个有命的人,骑白马踩银镫,一等儿一等儿往上升。”但在这之前,大老爷先要迎接灯官就坐主位。灯官也称春官,报春之官也。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官至上,人官也要迎接春官。春官骑高头大马,头戴乌纱帽,乌纱帽前额贴“槽头兴旺”红纸字条,后贴“一品当朝”字样,身着大红官服,手持笤帚为笏板。师爷倒骑驴,背着玉皇大帝的敕旨,有半付銮驾相随,四个兵士骑毛驴擎着“肃静”“回避”的虎头牌,呼喊示威。灯官口中念着“本灯官奉玉皇的敕旨,王母娘娘的金牌,随带着毛糙社火来到××,带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财源茂盛,百业兴旺,扫走歪风邪气,百病消除”等吉祥话语。灯官是社火中仅次于哑巴的“大身子”,所到之处前呼后拥,人们摆香案,设供品,放鞭炮迎接,顶礼膜拜。供品先让灯官享用后随行人员才能吃,而后其他“身子”才能吃。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灯官的化装改为手拿木质笏板,头戴乌纱帽,身着彩色官服,其随行人员化装则更简单,并改乘手扶拖拉机或汽车。
之后出场的是《龙舞》和《狮舞》。《龙舞》出场前先是一阵欢腾的锣鼓声,俄顷两条彩龙“腾空而降”。一条是象征风调雨顺的青龙,一条是表示国泰民安的黄龙。由一人领龙,若干人撑龙头龙身,做出各种舞龙动作。《狮舞》也由锣鼓伴奏,由两位年青力壮的小伙子顶狮皮,由一人持绣球逗引狮子舞蹈,做出各种动作。
之后乘坐渔妇的《旱船》在艄翁的带领下,伴着悠扬的《搬船调》悠悠地荡过来了。旱船由一男子扮演艄翁,由一女子扮演渔妇,它是一种边歌边舞的歌舞节目。
之后出场的是由《民乐队》伴奏的《小唱》和《八大光棍》。《小唱》是高庙社火中的门面节目。《小唱》“身子”扮演富有时代特征的男女青年,手执扇子,载歌载舞,是一个新型的歌舞节目。《八大光棍》是一个传统的歌舞节目,紧随小唱之后。
之后出场的是《彩车队》。《彩车队》是农民把自己的汽车装饰成彩色平台,主要反映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形象和经济发展的新景象。它是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个节目。
之后出场的是《武大郎卖炊饼》。这是根据《水浒传》中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郓哥等四人之间发生的故事编演的一个节目。朴实憨厚的武大郎、妖艳放荡的潘金莲,风流倜傥、玩世不恭的西门庆,质朴而又仗义执言的郓哥等四个形象栩栩如生,令人回味。
之后出场的是《高跷》。《高跷》表演者踩木跷列队行进,他们身着古装,动作潇洒飘逸,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很引人注目的一个节目。
之后出场的是《腰鼓队》。《腰鼓队》“身子”多由中学生扮演。那清脆悦耳的腰鼓声和热烈的情绪更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最后出场的是《亭子》。《亭子》的“小身子”(5—12岁的儿童)被固定在铁制的树形上,看上去非常惊险。《亭子》富有高超的化装艺术,是最富有地方特色的一个节目,是高庙社火中的压轴戏。
在社火表演过程中,还有《傻公子送媳妇》、《大头和尚》、《妖婆》等“外场”节目,显得十分活跃。《傻公子送媳妇》的剧情是丑角打扮的傻公子赶着骑驴的新媳妇上路,小两口亲亲热热恩恩爱爱,人赶驴,驴戏人,人驴之戏滑稽谐谑,令人捧腹。《大头和尚》时不时对着某个观众点着头,扇着扇子,或拉着某个观众一起扭一阵秧歌,或忸怩作态摹仿其他演员的舞姿,一副亲切、和蔼而又不乏滑稽的模样。《妖婆》也装扮成丑角形象,怀里抱着一个布娃娃,若抓住一个衣冠体面的老翁,就赶紧将布娃娃塞进老翁的怀里去,说今儿个娃娃碰上了有钱的外爷;若抓住一位穿戴时髦的妇女,就说今儿碰上了大款舅母,并说上一连串吉祥话,直至“外爷”或“舅母”给“外孙”或“外甥”给些年钱为止。被“妖婆”抓住的人,一般都要心甘情愿地抱抱那个布娃娃,跟着“妖婆”说说吉祥话,并给些年钱,认为这样做是为了讨个来年里的吉利。
社火在长长的街道里表演时,前面锣鼓咚咚震天响,彩旗猎猎迎风飘。紧接着各个节目一字儿排开,龙骧狮腾,舞姿翩翩,千姿百态,五彩纷呈,鳞鳞相切,长长的街道变成了一条流光溢彩的河流,加上锣声鼓韵、管弦之妙,便将观众带进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奇妙境界。
一年一度的春节社火,就像春天的使者,使人们还在天寒地冻的孟春时节,就提前感受到了温暖的气息,也看到了来年的希望和美景。
玄妙惊险的《亭子》
    《亭子》,也称《高台》,《铁芯子》、《芯子》,是一种集戏曲、故事、装饰、绘画、剪纸、锻造、数学、力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的高空造型艺术,属于视觉艺术,也属于哑剧艺术。
早在160年前的清道光年间,乐都高庙的社火中就演出《亭子》。更具体的说,《亭子》是在一个铁木结钩的大桌子上固定好五六米的S型亭杆, 亭杆上贴上榆树皮,再配一些假的枝叶和花朵,装饰成榆树、牡丹树、桃树等,亭杆的恰当位置上打制了T型铁耳,其上面齐腰位置上打制了铁腰卡(亭杆上还有别的配件),让演员(一般为5—12岁儿童)站在铁耳上,铁腰卡卡住腰身,并绑扎牢固;小演员穿上大衣大裤,亭杆(芯子)、一些配件及演员的真脚、真手等都隐藏在衣袖裤筒内,那站在树枝上的脚其实是假脚,擎着某道具的手也是假手,等等,以此凸现扮演者形象,进而取得以假乱真、迷惑观众的效果。其中绑扎《亭子》是一种十分精细的工作,特别是中心、重心技术要求是整体构架极为关键的一环。绑扎时既要关注节目内容,又要注意时空界度,它其实是对数学、力学,锻造、绑扎、运载等科技的综合运用,也是对绘画、书法、剪纸、化装、造型等艺术的综合运用。《亭子》演出期间,在《亭子》起步、落地和经过街道横悬物时,还需要四面各一人用顶头安有短横木的长杆(当地称亭拐)帮扶《亭子》上的小孩。
当高庙东村、西村的《亭子》出演时,但见一架架《亭子》像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小俊男、小靓女们浓妆艳抹(均施以秦剧人物重妆),衣着华丽(均穿秦剧人物服装),或凤冠霞帔,或金盔铁甲,或潇洒英俊,或窈窕妩媚,浑身散发着珠光宝气。他们或躺在花瓣上,或立于羊角上,或站在刀尖上,或趴云卧雾,或跨鹤骑马,个个超凡脱俗,酷似天仙。那人显杆隐、天衣无缝的装饰技术和造型艺术,真可谓独具匠心,巧夺天工。当《亭子》被抬着慢步行进时,《亭子》闪闪悠悠,颤颤巍巍,似坠非坠,欲斜未斜;有的小演员双臂摆动,似在行走;有的高悬虚空,若荡秋千;那趴云卧雾者像款款飞翔;那跨鹤骑马者如游览胜景,高而雅,玄而妙,惊而险,奇而巧,怪而异,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有致,神奇含韵。观众惊讶万分,提心吊胆;演员泰然自若,悠哉悠哉。
1924年,马步芳为其子举行结婚庆典,全省各级政府官员纷纷送礼道喜祝贺,乐都县政府则把高庙《亭子》作为礼品,奉送到西宁去演出。这次高庙《亭子》在西宁演出时,由军人抬着亭子。第一天演出的《升官图》《天仙送子》就使西宁观众为之倾倒和叹服。共演出20天,每天的剧目都不重复,而且天天都有新花样。广大西宁观众啧啧称赞,连连称奇,都说:“乐都《亭子》装活了,装绝了!”
新中国建立后,高庙《亭子》在演出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为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演出了大量富有时代气息、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庙《亭子》艺人应用新材料、新道具、新服装,使《亭子》人物造型更高雅,更玄妙,更奇巧,更惊险,演出的许多高难度杂技剧目,用亭子艺术造型手法,演绎了各种高难度的杂技动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高庙东村、西村社火会又分别购置了一批《亭子》人物服装,同时推出了一批更高难度的杂技剧目,《亭子》艺术的水平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时的《亭子》艺术水平可用“炉火纯青”和“极致”来形容了。如出演杂技戏《蹬梯》时,但见一男演员悬空直立,右手擎一张桌子,桌子上平躺一女演员,她右腿上翘,脚蹬一架梯子,梯顶又立一女演员。其惊险怪异程度绝不亚于杂技。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将由人抬着行进的抬《亭子》改成了由手扶拖拉机拉的车《亭子》,演出时既方便又省力。同时东、西村《亭子》总数由原来的7架增加到8架。每年元宵节前后演5天社火,共演出40个剧目,演职人员达150人之多。其中有些历史剧目的演出已形成系列化套路,如用一架《亭子》专演三国剧目,5天共演5个三国剧目;用另一架《亭子》专演水浒剧目,5天共演5个水浒剧目。
1982年,高庙镇老鸦村邀请西村《亭子》艺人余国治、王保仁前去传授《亭子》艺术。其后高庙《亭子》艺人王天禄、余国治又将《亭子》艺术传授给碾伯镇西门、城中两村联合的社火团。现在老鸦、碾伯的《亭子》艺术也各得其宜,各显其妙,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亭子》是社火中的重头戏,也是乐都社火中最优秀、最有艺术价值的节目。愿这朵民间艺术奇葩开放得更加艳丽。
潇洒风光的《高跷》
    高跷是我国古代“百戏”中的一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高跷有“文高跷”和“武高跷”之分,“文高跷”以踩、扭来表现人物情节为主,“武高跷”除踩、扭外,还有特技表演。
乐都县高庙镇的高跷是乐都社火中最引人注目的节目之一。高庙高跷和亭子一样,是清代时秦晋移民传来的。高跷艺术吸引观众的三大要素是木跷之高、服装道具之得体和脸谱化妆之到位。所以高庙高跷除了具备木跷高、服装道具全之外,还有一批较高水平的脸谱化妆艺人。
高庙东、西村高跷队各有20多人,表演时装扮成戏剧和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配秦剧服装及道具。如前所述,由于高庙高跷之高是在全国罕见的,表演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更不适宜“武高跷”中的特技表演,所以高庙高跷属于以踩为主的“文高跷”,表演过街社火时只是列队行进而已,坐场表演时也只是走几圈而已。但他们的表演抬脚快,落脚实,动作自如,潇洒大方。由于他们画上了正宗的秦剧人物脸谱,穿戴古朴优雅的秦剧人物服饰,显得超凡脱俗,典雅飘逸,加之居高临下,浩浩荡荡,煞是风光,因而格外引人注目,扣人心弦。其中不乏有踩跷技艺娴熟者不时地做一些滑稽谐谑的动作,常引来观众的一阵阵欢笑。
高跷表演时,每个踩跷者都配备1—2名“扶跷子”的,即手撑长木杆(当地称“扶杆“)扶助踩跷人。“扶跷子”也是一种技术,当踩跷人握住“扶杆”上端向下用力时,“扶跷子“者要撑硬“扶杆”,绝不能随之向下拉“扶杆”;而踩跷人向上用力时,“扶跷子”者绝不能随之向上送“扶杆”;在“起跷”(即把坐在房沿上的踩跷人拉起来)时必须用力,当踩跷人站起来后立马要撑硬“扶杆”。“扶跷子”者主要在“起跷”和路面不好时发挥作用,但始终要撑着“扶杆”陪伴在踩跷人的左右。
另外,高庙高跷中还有一个叫做“扑蝴蝶”的节目。“扑蝴蝶”由两人表演,一人踩六尺高跷,男装女扮,着古装,手执一根富有弹性的长长的细竹竿,竿头垂线上系一只彩纸扎制的大蝴蝶;另一人踩不足一尺的矮高跷,男装丑扮,傻气十足,憨态可掬,为扑蝶者。表演时执蝶者抖动细竹竿作蝴蝶飞动状,那蝴蝶蹁跹舞蹈,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忽缓忽急,忽起忽落,以此来引诱扑蝶者。扑蝶者随着蝴蝶飞动的方向,或奔跑,或跳跃,或猛地匍匐在地,左扑右扑,前扑后扑,上扑下扑,有几次差点扑到了蝴蝶,但临了蝴蝶还是得意洋洋地飞走了。这种状况弄得扑蝶者忽而高兴,忽而气恼,忽而满怀信心,忽而大失所望,细腻地刻画了扑蝶者的心态,生动地塑造出扑蝶者的形象。扑蝶者踩着矮高跷,可以随着蝴蝶的飞升飘落高低远近做出各种技巧性动作,场面热闹,意趣盎然,感染力很强,使观众不知不觉地沉浸在春意渐浓的美好境界里。正月里大地未绿树叶未绽,更不会有蝴蝶,但人们把扑蝴蝶的场面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此番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不能不让人叹服,而他们表现出的对生活和生命的热情更是让人赞叹。在黄土高原西端这种生态环境下,人们以顽强的生命力紧跟着春天的脚步,演绎着春天的意象。由此我想到,生命的本质在于创造,生命是短暂的,但有所创造的生命过程才算是精彩的。
古朴典雅的《竹马》
    《竹马》,又名《竹马子》《竹马灯》《走马》《变马》《打布马》《跑竹马》《竹马舞》等。它是流行于我国广大汉族地区的一种活泼而健康的民间舞蹈。它显示出古代骑士的英武和西北地区人们尚马的民风。
据民间传说,在唐朝就有《竹马灯》。《竹马》一般是用竹篾扎成马形,外面糊上纸和布,画上马头。马分前、后两截,分系在舞者腰的前、后。马腹周围围上布,以遮住舞者的腿脚。舞者一手执马鞭,一手拉缰绳,边歌边舞。同时还在马颈上系上一串铃铛,跑起来发出“的铃、的铃”的响声,十分悦耳。
乐都社火中正规地演出《竹马》的,只有碾伯镇北门村和东关村,其中以北门村竹马为最出名,人们习惯上将北门村的《竹马》称为碾伯的《竹马子》。
据碾伯遗老称,清雍正年间碾伯北门社火中就有《竹马》这一社火节目,但这一说法在文字记载中无据可考。
碾伯《竹马》最具特色,与其他地区不同之处是在道具中不仅制作了红马、白马各1个,还制作了豹子、独角兽、孔雀、麒麟、四不像、仙鹤、骆驼、虎、青牛、黄牛各1个,狮子、梅花鹿各2个,共有16具珍禽祥兽形象,显得多姿多彩,阵容壮美。骑禽兽的演员装扮的是《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伐商战争中的故事,人物形象具有仙风道骨,古朴典雅,栩栩如生。因为这是为演出内容的需要,增加了许多珍禽异兽的形象,但都是由《竹马》表演形式演化而来,所以尽管形象不一,其名称仍叫《竹马》。按传统习俗,在正月初八碾伯就开始演《竹马》,十四、十五日进入高潮,以祈马踏瘟癀灾疫,盼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竹马》表演时由锣鼓伴奏,由领队人引入场中,队伍根据锣鼓节奏打出的不同鼓点,随时变换队形,做出不同的动作。舞步细碎繁密,轻快活泼;队形变化错落,富有情韵。                                               
威风雄壮的《太平鼓》
   《太平鼓》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太平鼓》历史比较悠久。据明代人刘侗《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时北京已流传这种舞蹈形式,书中记载了灯节期间儿童表演《太平鼓》的盛况。清代文人留有描述《太平鼓》的诗句:“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新中国建立后,《太平鼓》便流行于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安徽、陕西、宁夏等许多地方了。
《太平鼓》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有柄的单面鼓,形似蒲扇,用铁为框,蒙以皮,柄下缀小铁环数枚。有的在鼓面上画有花草、人物等彩绘,鼓框衬以绒球或花穗。表演时,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拿一鼓鞭,边舞边击,鼓和小铁环发出清脆的响声。一般打鼓的方法是正面打鼓、反面打、打鼓边、手磕鼓、磕手柄、上下颠铁环和耍鼓等。这种《太平鼓》也称《单鼓》、《羊皮鼓》。这种《太平鼓》多由女子表演。
另一种《太平鼓》舞蹈所用之鼓长约80厘米,直径约40厘米,木质鼓筒漆成大红色。两端鼓环上系长长的红绸带,斜挂在表演者的右肩上,鼓身坠在左膝以下,因此亦称“坠地太平鼓”。两根鼓槌用大麻拧成,扎制成圆头,外面包有红布。这种鼓槌弹性较大,敲打时发出惊雷般的隆隆之声,气势宏伟,惊天动地。因此也将这种《太平鼓》称为《惊鼓》。这种《太平鼓》多由男子表演。乐都社火中的《太平鼓》即属于这种形式。
1998年以后,乐都社火中有了后一种《太平鼓》。1998年春节农历正月十四、十五日两天,在乐都县城举行全县社火汇演时,乐都县水泥厂职工首次演出了由60名男演员组成的《太平鼓》。表演者头戴黄色武士帽,身着黄色武侠装,脚穿白球鞋。表演以“一步轮打”为基本动作,另有“鹞子翻身”、“柳树盘根”、“双龙抱柱”、“八卦窜顶”、“凤凰三点头”、“牡丹开花”、“冲天拳”等套路打法。在“坐场”表演时,除展示各种套路打法外,更以“一字长蛇”、“双过街”、“串花子”、“轱辘圈”、“双套圈”、“二龙吐珠”、“缠油花”、“牡丹开花”等队形变换表现其独特的风韵。舞姿威风雄壮,舞风粗犷豪迈,且击且舞,充分展现出男子群舞的力量和气势,给人以极大的振奋。因此乐都县城的社火汇演中首次出现这个节目时,广大观众兴奋不已,赞不绝口。其后,《太平鼓》年年演出,且一直是最受群众欢迎的社火节目之一。
这个舞蹈的寓意为对太平盛世的祈祝,《太平鼓》也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