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区激活文化元素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浏览:5349次 时间:2018-11-12 来源:乐都区政府

今年以来,乐都区聚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坚定“为文而农”发展方向,把乐都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根”和“魂”,让乐都文化真正在农村活起来,不断开创农村发展新局面。 一是用心留住乡村文化记忆。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引导开展瞿昙寺花儿会、南山射箭、皮影戏、汉庄眉户等民俗文化活动。结合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建成了瞿昙民俗博物馆、富德民俗博物馆等一批展示乡土文化、农耕文化的乡村记忆博物馆、农耕博物馆,让优秀的家风、村风、乡风文化得以传承延续,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加快发展、推动振兴的乡土自信、文化自信。目前,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8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4项、市级46项、区级55项;非遗传承人55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4人,市级非遗传承人27人,区级非遗传承人23人。 二是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创新。着力在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元素提炼、文化产品开发上下功夫,坚持文化主导、部门联姻、广泛参与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强了乐都文化软实力。积极举办九曲黄河灯会、瞿昙寺花儿会、南山射箭、北山“跑马”等为主的民间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三届梨文化艺术节;坚持开展“送文化下乡”和社火汇演活动,在重大节庆活动期间组织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高店峡风管乐队、高庙新盛管乐队和蒲台乡秦腔联合剧团、南山地区秦腔剧团等民间乐团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经常性演出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文化活动,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三是不断丰富乡村文化供给。坚持以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根据文化、旅游、体育不同特点,分类确定年度项目工作计划,积极争取省、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全区文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区、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文化活动阵地得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搭建了有效平台。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老年文化活动中心、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4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投资3538万元在215个行政村实施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修建了乡村舞台、文化活动室、文体广场,并配备了演出服装、乐器、健身器材等文体设备;完成投资160万的高庙、高店等7个乡镇文化站维修和社区配备图书、云屏图书借阅机项目。大力实施“文化进村入户”工程,为全区300多个村业余剧团、歌舞队配备了服装、乐器、图书等文化用具,不断加大乡村文化供给,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