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火龙舞
浏览:17847次 时间:2022-10-10 来源:乐都区政府

在乐都境内湟水南岸的洪水镇马家营、下王家等村庄,流传着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社火节目——《火龙》。
关于《火龙》的来历,在马家营一带有两个传说:(1)很久以前,村民们在村后山顶上备有干柴、麦秸之类,遇到劫匪或乱兵来临,瞭哨者便点火示警。村民们一看见山巅的烟火,便互相招呼,扶老携幼,纷纷进入山口避难。烽火救村民的故事不知流传了多少年,演绎了多少回。草木枯荣,岁月更迭。历史的烽烟早已散去,渺远的过去不回再来。村民们点火自救的行为经过长期演变、发展,成为现在《耍火龙》这样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娱活动。(2)《火龙》源自羌人的狩猎活动。古时湟水谷地森林密布,兽畜成群。每当秋季兽畜膘满肉肥之时,先民们就会开展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天的狩猎结束,便举行庆典宴会;夜幕降临,点起篝火,于其周围载歌载舞,尽情抒发收获后的喜阅之情。伴随着农耕文明,这一习俗延续下来,演变、发展成为现在欢庆丰收、祈祷海晏河清、富裕安康的民间文娱活动。
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传统社火节目曾一度停演。近几年马家营村、下王家村村干部重视群众文化活动,群众热情也被调动起来,从而使这一古老的社火节目重现往日“风姿”,并彰显出新的时代特征,成为乐都社火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火龙》因其演出内容和形式的特殊性,属于典型的“夜社火”。在演出过程中,由于其它节目的陪衬,其形式之独特,场面之盛大,场景之欢腾,气氛之热烈,是其它社火节目无法比拟的。
《火龙》虽然在元宵节之夜演出,但争得出演《火龙》资格的人家从这天早晨即开始扎制“火龙”了,而准备工作早在腊月就开始了。扎制“火龙”,先要扎制1个形象逼真的龙头,然后再扎制龙身。龙身里面以1根粗麻绳连接,外面用干柳条、麻杆、油菜秸秆等扎捆而成。每条“火龙”都要扎成12节,象征一年的12个月。共扎制24条“火龙”,代表24个节气,并按24个节气排号,从1号排到24号。谁家的“火龙”排前,谁家的排后,这要根据扎制的速度和质量来确定。《耍火龙》,最讲究的是“中头彩”,即看谁家的“火龙”最先到达中心会场。这样,扎制“火龙”的人家就都格外负责,格外认真,因为编号越在前,“中头彩”的可能性就越大。
夜幕降临,圆月初升。指挥者发出“送火龙”的号令,年青人便抬着条条《火龙》送出村庄,分成两队,吼叫着,蹦跳着,分别奔向两个相邻的山头。“送火龙”的号令发出时,其它社火节目也都扭唱起来。《火龙》到达山头,先是烧香点灯,化裱奠酒,祭拜山神。之后领头人向山下发出信号。霎时,山下的吹弹歌舞声戛然而止,说笑吵闹的群众也屏声静气,缄默不语,一片寂然。大家都在期待《火龙》的点燃。快看,夜幕下的山巅火花闪耀,这是《火龙》已点燃了,点燃起了人们希望的火种。刹时,片片火烟就像夜空里的繁星,照亮了山野,也照亮了人们的心。继之两队人员擎举《火龙》,排成两绺,从山头吆喝着蜿蜒而下。那形势,俨然是两条巨大《火龙》从天而降,令人目眩惊喜,恍若梦幻。山下的人们按捺不住惊喜之心、兴奋之情,在《火龙》刚点燃时就激动得大喊大叫,山上山下的吆喝声、喝彩声、喧闹声连成一片。
十几分钟后,当2条长长的《火龙》进村时,在三个两大一小的彩门处,锣鼓震天,鞭炮齐鸣,男女老少拥拥挤挤地欢呼鼓掌,迎接驱邪赐福《火龙》的到来。2条《火龙》分别通过两个小彩门后,迅即融合成1条大大的《火龙》,从大彩门进入篝火场地。《火龙》绕场几圈后,又分成24条小《火龙》,每4条《火龙》垒架成一个篝火堆,共垒架成6个篝火堆。这时人们依昭惯例开始了跳火堆的娱乐活动。年青人身体灵便,一个个从火堆上一跃而过;老人和孩子们也跃跃欲试,在火堆边上来回跳跃着。在他们的心目中,这《火龙》之火可以烧去所有的晦气,烧开富裕的大门。直至篝火熄灭,夜已很深,其它社火节目的扭唱者和观众都久久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