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区获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省级信用区”称号
浏览:3937次 时间:2024-04-15 来源:乐都区政府

近年来,乐都区持续巩固拓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市级信用区”创评工作成果,以建设“信用海东”和创建“省级信用区”为目标,深化“政银”联动,将信用体系建设和推动信用创评工作提质增效作为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和具体措施,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守信意识不断增强,信用环境不断优化,信用评定覆盖率和信用贷款占比接续提升,各类市场主体对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满意度不断提高。近日,通过青海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验收,乐都区成功获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省级信用区”称号。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制度保障体系。成立区、乡(镇、街道)两级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主管领导亲自抓,行业部门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领导合力抓的工作机制,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创评工作提供强力的组织保障。督促行业部门制定海东农商银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级授信管理办法》《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授信管理办法》《信用社区创建实施方案》《“100个标杆信用村”创建实施方案等制度,详细分解创建信用目标任务指标使创建工作目标到岗、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形成上下一条心、各级一个声,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深化政银合作,建立共建联动机制。强化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间的联动机制,政银联合召开乡村振兴产业对接会,开展“进百园、访千企、走万户”活动、“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政银党支部“信用共建”等活动,广泛开展信用创评工作,形成信用共建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双基联动”工作机制,引导村“两委”干部积极参与推进信用创建和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工作,形成人人参与,“政银”共建的创评机制与合力。

三、确保城乡并进,扩大体系建设范围。持续扩大信用创评范围大力推进产业信用村、信用市场、信用商圈创建和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小微企业信用评定。按照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在农村地区信用创评工作基本全覆盖的基础上,在全区10个社区全面开展“信用社区”创建和“信用居民”评定工作,加大对城镇居民信用贷款授信工作,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成效不断凸显。至目前,创建信用乡镇16个,占乡镇总数的80%,信用村27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7.97%,评定信用户4.1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2.72%;累计评定城市信用居民2135户,评定信用小微企业、信用专业合作社、信用商户等经营主体1607个完成朝阳山社区信用社区的创建工作

四、打造标杆引领,优化贷款授信环境。结合“100个标杆信用村”创建不断强化举措,实现农村信用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覆盖面80%以上,打造洪水镇双一村“信用体系示范村”、高店镇 “信用体系标杆网点”在示范村、标杆信用村、标杆网点创建的基础上,将信用创评成果赋能于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贷款慢的实际需求上,开展‘零距离’的金融服务,为信用户开展信用贷款授信工作,加大小额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极大的提升城乡居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满意度和可得性。截至目前,通过 “信用体系+双基联动+小额信用贷款授信”的工作模式,发放小额信用贷款17907户,授信金额20.48亿元,用信金额11.01亿元,

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信用创评影响。多渠道做好宣传,提升信用体系创建工作的知晓力,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信用创评。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围绕信用户评定条件、小额信用贷款办理流程等制作发布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宣传短视频,对信用体系创建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开通“海东农商银行快手直播间”,将征信知识、信用记录、信用创评、小额信用贷款授信等金融知识与金融服务相融合,线上线上做好宣传、咨询服务。发挥“双基联动”挂职副行长作用,深入农村基层,大力宣传信用户可享受优惠利率和免抵押担保办贷的差异化信贷政策和征信知识,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进程。

“省级信用区”的创建进一步提升了信用体系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效力,优化了乐都区金融生态环境,增强了城乡居民守信意识同时,各类信用主体获得信用贷款的额度将不断提高、贷款利率和融资成本不断下降,在稳定金融供给,保障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保障支撑作用持续增强。下一步,乐都区将做好“省级信用区”创建成果的转化运用,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努力开创乐都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