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区创新谋划2019年城市管理工作
浏览:3667次 时间:2019-01-08 来源:乐都区政府

2019年,乐都区将抢抓海东党政机关搬迁历史机遇,围绕核心区的发展定位,通盘谋划城市管理,强化“人性化、智慧化、精细化、常态化”,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和执法水平,着力塑造核心城区城市新形象。

一是推动管控管制向主动服务转变,提升“人性化”管理水平。以提高市民生活、工作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实现城市管理由单一管治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让城市管理成果惠及全体市民。一是利用14个社区居委会群众自治组织的积极作用,动员城区内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加强信息公开,通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保障公众在城市管理中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由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民群众共同参与的机制。二是将经营企业的理念植入城市管理中,将传统的事必躬亲的管理转变为场外管理和监督,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现从管理城市向经营城市转变,从单纯执法向服务规范转变,从服务保障向惠及民生转变。三是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机制,引导市民群众共建共享城市优美环境;注重执法队伍服务意识培养,强调城市执法以解决市民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协调统筹处理好城市管理与市民生活、生产等问题。

二是推动经验型管理方式向智能管理转变,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按照“以最小投入,实现最大效益”的思路,充分借鉴省内外先进城市管理经验,结合乐都实际,着力构建全区统一的城市管理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数字化管理平台,逐步形成“覆盖全面、信息融合、运转高效、全市领先”的乐都智慧城管系统。一是结合全区实际,整合现有的综治、公安和城管等网络资源、设备资源、线路资源,积极应用视频监控系统、通讯指挥和移动执法系统,建立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使城市管理、监督、服务一体化,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二是依托海东市“智慧城市”建设,规范“数字城管”平台管理推广运用现代新技术、新手段,拓展数字城管平台功能,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市容环卫、户外广告、违法建设、智能停车、智慧监管系统等城市管理专项业务应用系统。

三是推动简单粗放向科学精细转变,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采用市场运营模式,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建设现代化、高标准的立体停车泊位,缓解中心城区停车位不足问题;按照“卫生城市”要求,新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心,组建1-2家正规渣土运输公司,对城区建筑垃圾进行规范和综合利用;按照商业街、步行街等繁华街道公厕建设标准,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在火巷子、桥北路等人员密集的地点和街道,改造公共厕所,并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移动式公厕二是尝试构建“3+N”管理模式,利用专业队伍,堵疏结合规范管理教罚相辅严管重罚,全面整治“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等现象

四是推动突击整治向常态长效转变,提升“常态化”管理水平。一是建立乐都区市容管理和违建整治“两支队伍”,明确责任分工,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城市全覆盖专项管理网络建立由区城管行政执法队、19个乡镇(社区干部、志愿者参加组成快速反机制网络及时处理在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努力构建职能部门、乡镇协调联动的“大城管”工作格局。二是按照城市人口的万分之三至五”标准,综合考虑城区由10平方公里不断增加,且管护面积由170万平方米增至310万平方米的事实,以及核心区行政执法工作需要,配备管理和服务人员,解决服务力量严重不足问题。同时,高起点选配执法人员,高标准做好执法培训,招录有法学、管理背景的工作人员充实到执法一线队伍,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壮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量,提高依法管理能力。三是加快城市管理市场化改革进程,全面推进建管分开、管养分离,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行招投标制度,把市政、道路保洁、垃圾收运、公厕管理等全面推向市场。四是建立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将城市土地出让增值收益5%-10%投入到城市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同时,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建立问责追责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像钉钉子一样把城市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