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区“五聚焦”扎实推动乡村振兴
浏览:3643次 时间:2018-12-17 来源:乐都区政府

今年,乐都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全面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推创新之举,扬乡村之长,以聚焦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是聚焦产业兴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一园三区”建设为中心,按照“川水地区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北山地区加快发展种植业、南山地区巩固提高养殖业”的总体发展思路,不断加快农牧业产业布局调整,突出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建成设施农业基地10个,马铃薯安全生产基地10个,大樱桃安全生产基地5个,大型饲草基地10个。大力扶持富硒农产品乐都长辣椒、紫皮大蒜、富硒马铃薯等优势品牌不断壮大,辐射带动3014户10804人贫困群众增收。积极推广“农业+旅游”模式,全力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项目,高庙卯寨、碾伯下寨、瞿昙朵巴营、寿乐仓家峡等地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旅游业,乡村旅游接待点达177家、“星级”农家乐58家、从业人员达6800余人;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培育合作社1210家、家庭农场150家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大步迈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二是聚焦生态宜居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力开展“沿湟五镇”环境综合整治,拆除立柱式、山体大型广告牌85排查清理沿湟乡镇墙体及湟水河河道内堤两侧各类违法喷绘广告795处、城区背街小巷、市政等设施张贴、涂写的“野广告”7100多处;深入开展“六乱”治理工作,芦花、马营13个乡镇80个村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为354个行政村配备专职保洁员625名实现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全覆盖;全面落实河长制,完成区级巡河25次,乡级巡河893人(次),村级巡河2.6万余次,保证一河清水出城。新建农村厕所5700座,任务完成率100%,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完成“天保”“三北”等公益性造林10.7万亩,全区20万人开展春秋造林“大会战”,栽植树木达110万株。加快水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推进生态系统治理,乐都区PPP污水处理项目已投入运营,瞿昙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已完工,引胜沟和高庙集镇污水管网工程均已开工,大地湾尾水处理与生态建设项目正在按时序进度全力推进

 三是聚焦乡风文明 ,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送文化、科技、医疗下乡”和文艺汇演活动、实施“文化进村入户”,不断加大乡村文化供给工程,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资源,引导开展瞿昙寺花儿会、南山射箭、皮影戏、汉庄眉户等民俗文化活动,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22场(次)。不断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争取省、市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全区文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区、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大力推进乡村文明创建,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完善村规民约,进一步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是聚焦治理有效 实施乡村善治工程投资1005万元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综治分平台乡两级综治中心已建设完成全区19个乡镇综治中心严格按照《加强全省综治中心建设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建设,统一机构名称及外观标识,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全区368个行政村(社区)中已有336个村(社区)建成综治中心加大群防群治工作力度现有村(社区)治安联防队368个,队员达2930人,重要时段、重点节点加强巡逻工作,筑牢了治安防范第一道防线全面实施“七五”普法,大力推进法律工作,法律服务工作者、社会律师与全区354个村和10个社区签订了法律顾问协议,推进法律援助全覆盖。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5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起、抓获涉案人员29人,查处治安案件948起。加强乡、村两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所有乡镇和村居要实现全覆盖。

五是聚焦生活富裕 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突出重点难点,补齐短板弱项,下足“绣花”功夫,提高脱贫成效。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截至2017年底,累计退出贫困村64个、脱贫4604户15726人2018年预计退出49个贫困村、脱贫2973户9994人。在141个贫困村实施村道硬化、人饮管道维修、农网线路升级改造、村道绿化等项目切实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全区累计投资9.6亿元,搬迁安置5057户17139人,建设集中安置点11个率先在全省普及15年教育,开展雨露计划等教育扶贫政策重点解决因病因学形成的“支出型贫困”问题和家庭精准聚焦,精准发力,全面落实“双签约”大力推行“健康保”商业补充保险项目,缴纳302.5万元,为全区3024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健康保”确保贫困群众不因病、因学返贫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和就业援助机制,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4100人,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6.8万人(次),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转移5109人(次);积极推进“破零”工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惠民政策,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推动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