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区开启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征程
浏览:9310次 时间:2018-03-29 来源:本站

2018年,乐都区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作为重点,不断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好“先手棋”,赢得“开门红”。

(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高原现代农业步伐。一是提升园区示范带动能力。按照《农业园区核心区总体规划》,切实加快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扎实推进青海恩露富硒农产品深加工和青海荣泽有机肥扩建项目,建成富硒产业园、农产品小微企业加工园和物流中心,努力将农业园区打造成青海高原最大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最重要的菜篮子基地、最大的农畜产品物流基地。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川水沟岔地区合理布局发展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全力推进引胜沟绿色产业园道路和渠系建设,争取年内初具形态;以蒲台为中心,种植万亩油牡丹、金丝黄菊,积极发展“种植+旅游”产业,打造种植旅游结合发展新模式。南山地区大力发展特色规模养殖业,加快容生、昶林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开工新希望年出栏3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全力打造百万头生猪养殖产业园。北山地区加快发展特色种植业,优质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6万亩以上,饲草种植15万亩以上,努力实现以农养畜、以肥返田的良性循环。三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科教结合,开展与青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的合作力度,重点强化脱毒马铃薯、杂交油菜、蔬菜繁育制种及畜禽良种改良等实用技术推广。加快推广农作物高效栽培、畜禽健康养殖、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农艺融合等技术。四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示范县”为契机,积极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区、乡、村级监管监测机制,实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追溯监管体系全覆盖,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五是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提高产业化经营程度,形成以家庭承包农户为基础,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年内新增联合社1家,培育家庭农牧场100家。六是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乡村发展模式,年内启动高庙、峰堆两个乡镇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工作,将高庙、峰堆分别打造成彩陶小镇、“中国土豆之乡”;开工建设卯寨沟和虎狼沟田园综合体,着力推进农牧业与旅游休闲、农耕体验、文化传承等融合发展。

(二)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是坚决控制环境污染。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力争化肥农药实现负增长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转化率达到85%以上;加大残膜回收力度,力争回收率达到85%以上。二是扎实开展环境治理。严格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相关规定,认真抓好河湟流域禁养区内18家养殖场的搬迁、关停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分级分段完善河长制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健全河长制管理绩效考核机制,编制和出台“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湟水河主城区河道治理项目,提升河流水质。三是强力推进国土绿化。完成天保、“三北”等各类营造林10.5万亩、南北山造林7642亩;扎实开展春秋义务植树万人“大会战”。实施交通主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城市主要节点、沟岔口、住宅小区等绿化提档升级工程,重点对19个乡镇到城区主干道进行绿化,构筑靓丽绿色景观带。

(三)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认真实施好惠民项目。深入开展乡村环境三年整治计划,加大山水林田草路综合治理,推进农村绿化、亮化、美化进程,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000户、高原美丽乡村48个和美丽城镇建设3个,彻底改变贫困村村容村貌。加快大麦沟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实施杨家水库、农村人饮灌溉提升工程、乡村旅游园水利配套等项目,配合省水利厅实施好北干二期渠系配套工程。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212公里;新改建农村电网95公里。实施“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年内新改建厕所3120座。

(四)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围绕“人、地、钱”排兵布阵设机制,切实吸引推动优秀人才、社会资金、公共服务等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向“三农”倾斜,为振兴乡村注入力量。二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全面完成土地确权工作,为农户“确实权、颁铁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改革为契机,以股权为纽带,激活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等,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利用未承包到户的集体“四荒”地、果园、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等资源,集中发展现代农牧业项目,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破零”行动,各乡镇至少让2个以上“零”集体经济村实现“破零”,并有一定发展;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国有林场和信用联社改制,激发发展活力。三是建立良好体制机制。科学设计体制机制,强化引导服务,加快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与大市场有机衔接,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幸福增收。